当沃邦还在脑中规划他那可攻可守的军事防御体系之时远在大6另一端的蒙古高原上中华帝国也在将相似理论付诸于实践了。随着火炮技术的逐渐完善大大小小的堡垒要塞开始在世界各地的战场上焕出新的光彩。如果说冷兵器时代的堡垒要塞是为防守而存在的话那同样的想法在这个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显然是有些落伍的。堡垒要塞不再仅是为防守堵截而是同机动挂起了勾。不同于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以战养战”的机动。热兵器时代初期军队逐渐拥有了系统后勤补给。由此使得军队的运动都得围绕着堡垒和交通线进行的。稍稍有所不同的是欧洲的将领们总是千方百计的通过运动来避免会战靠机动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中华帝国的将领们则是在运动中寻觅会战的机会力求用中华军那强悍无比的“钢牙”将对方一口咬碎。但无论双方的侧重点如何一套完善的军事工事都是热兵器军团运动的基础。

弘武九年(1658年)在杭爱山受到重创的卓特巴巴图尔率部于当年二月撤入喀尔喀草原。其进驻库仑之后一边忙于严防布守一边则迅收拢部队。直至农历三月初一卓特巴巴图尔再次集结起了近2万劲骑沿克鲁伦河至河源处屯聚于巴彦乌兰肆掠牲畜。既而又继续东进围攻温都尔汗要塞。东路军主帅闻讯于十四日率部自呼伦贝尔赶至温都尔汗要塞救援。准军不敌被迫撤回昭莫多。四月仍不死心的卓特巴巴图尔又遣部将巴彦偷袭翁吉企图劫夺军粮卡断中华军补给。但再次被迅赶到的中华军击溃。

连续数次的重创使得准葛尔部元气大伤。无力再组织反攻的卓特巴巴图尔终于在当年七月黯然收兵撤出了占据了近一年的库仑。与此同时中华军方面则本着步步为赢的战略从东、南两个方向逐步将准军撵出喀尔喀草原并与当年八月十六日一举收复了库仑城。至此将近喀尔喀草原之战终于以准军的撤退拉下了帷幕。

在这将近两年的战斗当中中华军高度的机动力无疑是制胜的一大重要原因。准军的每一次进攻几乎都没有逃出了中华军的掌握。两军的运动度更是不相上下。这其中除了有蒙古诸侯的加盟以及李虎果断有效的指挥外。有一点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中华帝国的东蒙古要塞群。该要塞群东起呼伦贝尔西至临河途经科尔沁草原、苏尼特草原、察哈尔草原就像串项链一般悬挂在中华朝的北疆。不同于一边进攻一边修筑的天山防线。东要塞群早在中华朝成立之初就已经被摆上了修建日程。先是科尔沁部再是苏尼特部中华朝在与这些蒙古部落通商的同时亦在一步步地修建着自己的军事工事。这是不同与古长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或者来:d#a#m#i#x#s#.b#i#z

章节目录

命运的抉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大米小说移动版只为原作者黑色柳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柳丁并收藏命运的抉择最新章节第380节 大结局